綜覽漢字書法數千年歷史演變,通過對其歷史軌跡、審美觀念、藝術規律、創作方法、風格流派、傳承出新等各個方面作全面深入的考察與研究,筆者認為書法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門類,因為有四個基點為其支撐——根性、書性、美性、個性。
書法文化的根性
漢字是中華傳統文化之根。中華文化各個方面的生成與發展,與漢字及其書法的起源、生成與發展相伴隨,互促共生,不可分離,從外在形式到內在精神,具有共同的基本品質和基本特征。
漢字的嬗變及其書法的藝術性,在華夏先民生活的實際需要中,在記錄語言、交流思想、傳播信息的實用過程中得到發展和完善。以社會生活對漢字及其書寫的“便捷”要求為驅動力,以漢字構造的日趨約易與書法貫氣的日益加強為演變方式,造就了篆、隸、草、行、真五大漢字基本字體及書法基本書體,這是中華民族先民天才的審美感知能力與創造性智慧的高度結晶。
此后,書法又不斷在廣袤肥沃的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其藝術性、審美內涵、表現形式不斷得到充實與豐富,演繹出眾多的風格與無窮的變化,及至高科技日新月異影響社會生活的今天,書法作為一門兼具審美、修心、養生多重社會功能的中華優秀傳統藝術,仍煥發著無窮的生機與活力。所以,我們今天學習、傳承和進一步發展中國特有的書法藝術,必須將它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厚的美學土壤之中,離開了這個“根” ,盲目創新而不知所以,書法必將“失魂落魄” ,走向滅亡。
書法藝術的書性
書法是從漢字書寫發展起來的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書法”二字即已道明了這門藝術的本質、形式特征及其基本規定性,即不寫字無以為“書” ,胡涂亂抹無以為“法” 。因此作為一門藝術的書法必須堅持其書寫性,而其書寫,在數千年的實踐與提煉中形成了一系列形式美的表現技法,如用筆、結字、章法、墨法等用筆形式。
堅持書寫性,才能將書法藝術與中國畫藝術、設計藝術等明確區分。這是書法作為藝術,在其本體形式上和創作要求上不可動搖的底線。模糊和突破這條底線,書法就會失去自身的價值與意義,而逃脫不了消亡的命運。
書寫性的核心要義是連貫書寫,因此其創作過程具有連續動作一次性完成的特點。它不可如同中國畫或設計作品在創作過程中圍繞主題和具體物象的造型需要“東一筆西一筆”地畫,或中斷半天、一天甚至多日后再畫,甚至轉移注意力到其他不相干的事情上,做完彼事再回過頭來繼續做此事。否則,書法作品的創作在氣象上和筆墨運動的節奏上很難連貫一致,從而影響到一件書法作品的整體意韻與形式美完美效果的實現。
書法審美的美性
書法藝術的審美活動以高雅為尚,是審美,而不是“審丑” 。近幾年書壇有人提出“以丑為美”的“美學”觀點,所謂的“丑書” ,實是個偽命題。有人從傳統戲劇中借鑒“丑角”來論“丑書” ,看似有理,實不同質。丑角在戲劇中往往用以表現反派人物或滑稽詼諧的角色,因故事情節的要求而設,其形象設計從圖像造型到色彩配置往往大膽夸張,強烈而奪目。但其設計遵循著美學的基本原理,夸張而不失理,強烈而歸于和諧,在藝術欣賞中既與正派、高尚的人物相區別,又合乎一場戲劇在美術設計上整體和諧的要求。也就是說,它仍然是戲劇藝術美的一部分。
有人舉例古代民間書法如北朝墓志、造像記或敦煌遺書中出自民間書手筆下的稚拙字跡來說事,認為其丑拙很有美學價值,是“丑得美” ,因而熱衷于模仿,甚至奉為經典。筆者不否定這一類書跡的拙樸趣味有一定的審美價值,但其價值在于發自本真,毫無造作之習。如刻意模仿,東施效顰,便失去了其本真的拙樸,而落入裝模作樣,陰陽怪氣,猶如跳梁小丑表演,流于格調低俗。當今書壇有的名家熱衷于此道,章法散亂,字形意態故作東倒西歪,用筆故意忽抖動忽尖滑忽又凝滯呆板,用墨時而漫漶污濁,時而枯筆浮泛,通幅失衡不能和諧,作者自視高明,也有人為之吹捧。筆者認為,民間書法之天真拙樸處,歷來有文人書法家愛之并借鑒汲取之,但他們善于變通,以文人情懷和學養加以融通和改造,合理適度地、恰到好處地變通融入自己的個性風格中,另辟一種高雅的情趣與風格。筆者曾提出“刻鑄銘文筆墨化,民間書法文人化”的觀點,其要義即須對之加以變通與改造。在這一方面,近現代以來獲得成功者如趙之謙和沈曾植的行草書、弘一法師的正書、于右任的行楷書、林散之晚年的小楷等可為典范。
書法風格的個性
中國書法史是在書法風格的不斷出新變化中演進發展的。其中,歷代都有許多書法家在學習前人的基礎上以自我個性變通發揮,自成風格。在此基礎上,從大量個性書法風格所共同呈現出的共性趣向便形成一個時代的書風,或一個時期的書風,或一個地域的書風,或一個流派的書風。
個性書法風格是由一個書法家的家學、師承、所取法的碑帖和社會關系的影響,地方人文風氣的滋養,以及個人性格氣質、綜合學養的作用所共同鑄就的。因此可以說,書法的個人風格既具個體性,又具社會性和歷史性。
一個書法家一生對先賢書法經典的學習融通,最終要建立自己的個性風格,在書法的藝術表現中要有獨具個性的藝術語言。一個書法家可以兼工多種書體、多種藝術表現形式與手法,但其創作出來的各式各樣的作品,無論有多少變化,在其情調上、氣息上,所用表現形式與技巧上,都不能掩蓋其個性偏向或曰習慣,這就如同貼上了標簽,是特定的、唯一的。
此“四性”是書法藝術之本。時代不斷在發展,書法也在不斷演變。藝術語言在豐富,藝術風格在翻新,但對這“四性”的覺悟與把握,是使書法藝術堅持品位追求、得以健康發展的基本保證。
7月22日,央視主持人白巖松就中美關系及華為公司問題連線駐美大使,視頻畫面中可以看到崔大使辦公室里懸掛了一幅中國書法字畫,內容為“詩圣”杜甫的《望岳》,極具內涵,這幅作品的書法字體是典型歐體楷書,方圓兼備、嚴謹工整、挺勁險峻。
書法家馮雪林新近創作完成的書法長卷——萬福圖,總長度達23.6米,用篆書體寫成的一萬個不同福字巨篇長卷……經北京書畫搜藏中心鑒定,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的福字長篇書法作品,具有很高的搜藏價值。浙江衛視拍攝組來到杭州余杭徑山風情小鎮專門拍攝了此次專題片。
3月20日,經中國教育電視臺《水墨丹青》《名家講堂》欄目組藝術委員會一致通過,書法名家馮雪林被特聘為CETV《水墨丹青》《名家講堂》欄目組簽約藝術家。中國教育電視臺《水墨丹青》是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承水墨藝術精髓”為宗旨,展示現代中國書畫藝術發展變化的大型電視文化欄目。
Copyright © 2025 www.gzfangzhan.com 馮雪林書法網 版權所有 網站地圖 Sitemap 晉ICP備2021006723號-1
通訊地址:中國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徑山雙溪風情小鎮羽泉路2-17號《陸仁堂書畫苑》 郵編:311116
熱門作品推薦:厚德載物書法作品、和字書法圖片、天道酬勤書法作品、鴻運當頭字畫、滿江紅書法作品欣賞、將進酒書法、定風波書法、惠風和暢書法作品、見賢思齊書法作品、室雅蘭香書法作品欣賞、福字書法作品、書法福字作品、上善若水書法作品欣賞、難得糊涂書法作品欣賞、陋室銘行書書法作品、福壽康寧書法作品欣賞、登鸛雀樓書法作品、滾滾長江東逝水全詩行書作品、龍飛鳳舞書法作品欣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書法作品、道法自然書法作品欣賞、水調歌頭書法作品、舍得書法作品欣賞、精氣神書法作品、誡子書書法作品欣賞、書法壽字作品、七律長征書法作品、厚德載物隸書書法作品、桃李滿天下行書書法作品、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書法作品、上善若水厚德載物書法作品、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書法作品、沁園春長沙行書書法作品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