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己亥歲尾到庚子春夏,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書協副主席陳振濂“宅家”潛心學術,埋首案卷,致力于書法“美育”的學術研究。據他介紹,在之前《書法美學》《書法“美育”之思想啟蒙》等著作、論文及相關課程的基礎上,目前他已完成《書法“美育”說》《書法“美育”之學科分界》《重建書法“美育”之藝術基礎》《做書法美之布道者》《書法“美育”之技能·知識·審美居先》《“美育”視角下的書法技法新思維》等諸多有關書法“美育”的學術論文,層層論證“寫字”文化技能與書法藝術“美育”之間的關系,并明確指出在今天互聯網人工智能時代,書法學習的基礎,首要在于“美育”而不僅僅是過去我們習慣理解的寫字技能。“我以為:‘美育’的倡導,是一個時代的書法責任。”陳振濂說。
聚焦“關鍵大多數”
談及書法“美育”研究的緣起,有著在中國美術學院和浙江大學多年致力于高等書法教育經驗的陳振濂說,近些年,他開始把研究觸角盡量向社會拓展,還助力啟動了書法教師“蒲公英”公益培訓項目,“在互聯網時代、語音視頻時代和人工智能時代,練字的急迫性和重要性急劇下降。于是多年前我就萌發了一個念頭:能不能借助‘蒲公英’這樣一個平臺創造出一種不以‘練毛筆字’為唯一的新格局;不再限于學文化,更讓它落腳到學藝術上來,從而使中小學的書法課,能與音樂課、美術課、舞蹈課并列,形成一種新立場?更進一步,在中小學的學生成長過程中,書法課是否應該屬于‘美育課’而不是‘智育課’?”
在進一步的教學和思考中,陳振濂提出了“審美居先”而非“技能居先”的清晰立場和明確號召:如果從美育出發,從浩瀚博大、美不勝收的古代經典入手,誘發出中小學生們生動有趣的審美需求,進而引導他們興趣盎然地日日臨池不倦,通過書法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審美情趣和品位格調,同時也必然因漢字學習而對中國傳統文化學習大有助益。“‘學文化’的階段早已過去,當務之急是學習‘美’——漢字之美;它上接文明、文化、文史,又是以審美而不是功用的方式沉浸在我們的日常起居和生活趣味中,幫助我們每一個人增加學習的成就感和體現自己聰明才智的幸福感。”陳振濂說。
同時,陳振濂發現,在今天,即使是大學生、大學文科教授、領導干部、科技專家、公司管理層,這些本來都有各自文化素養和職業積累的群體,也都會對書法“美盲”,這幾乎成為最常見的現象。對充斥社會的嘩眾取寵的俗氣書法、扭捏作態搔首弄姿的書法、江湖雜耍的書法,卻不厭其煩、津津樂道或迷茫、不置可否,是今天“書法美盲癥候群”的通例,這才是當下書法所遇到的最嚴峻挑戰,“低如寫字則太低,不足掛齒;高若創作又太高,高不可攀;而居于中間的‘關鍵大多數’——作為書法藝術受眾的觀賞者這個最大群體,其對書法審美把握的感悟力、判斷力,在當代書法領域中反而是最缺位的”,正是基于這一判斷和認知,他才大聲疾呼:當務之急是要大力提倡書法“美育”,補上當代書法教育各層次分布中最缺乏的這個短板。
發現“懂行旁觀者”
遍觀當代書法教育,陳振濂認為共有三大類型:一是文化技能教育,注重寫字之美、應用之美;二是專業藝術教育,注重于書法美的表現與創造;第三類則是側重于經典書法的感受、領悟、體察與表達的審美教育。在陳振濂看來,書法“美育”的立場,不是單純的寫毛筆字,它不針對文化技能和社會應用,它也不是高端的藝術創作實踐,那本該是少數精英天才的事;它不需要掌握爐火純青、出類拔萃的筆法技巧,而只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實踐體驗,它也不承擔書法本領域創造歷史、推進藝術創新的時代責任,而只是為社會大眾,為廣大非專業的觀眾、愛好者、癡迷者提供精神食糧,可以有適當的練習以廣體驗,但更需要的是系統知識和對作品的感受力。他認為,在高端的數以千計萬計甚至十萬計的各級書法家、各大書法展的參展入選獲獎群體,和大眾十幾億的社會實用寫字群體之間,顯然缺少了一個中間“鏈”——既不自命書法家更不想參展獲獎,但也不滿足于寫好字應付實用,而是癡迷于中國書法之美的魅力,甘愿成為它的體驗者、接受者、欣賞者、推廣者、解說者的那些“懂行的旁觀者”、精通專業的受眾、思接千載又鞭辟入里的評論家、鑒賞家。他們的存在,決定了“書法美育”不可替代的存在。
基于培養更多“懂行的旁觀者”、營造良好的書法業界生態,書法“美育”主要應該針對“美”而言。陳振濂表示:“書法之美,首先應落腳到形式上,包括了作為藝術表達語匯的風格、流派、形式、技法各個環節的美的表現;同時主要考慮‘美育’之‘美’——書法之美、書寫行為之美、視覺形式觀賞之美、用筆技法之美等,究竟應當如何來‘育’、如何展開的問題。”在他看來,“書法美育”與其他任何藝術之美育異曲同工,關注藝術即是關注本門類的美的存在和展現方式。音樂用旋律節奏、繪畫用色彩造型、建筑用空間、戲劇舞蹈用時空情節、影視用影像……“美”所關注的,是物質的藝術媒介來表現創作者的精神世界,從而構成對象美(客觀)與感受美(主觀)的有機交融。而在書法藝術中,主要的物質媒介,就是書法的形式和它的技法構成:線條元素和漢字造型、還有空間空白的構成。
書法“美育”,“審美居先”而非“技能居先”
以此為追溯書法美、培育書法“美意識”的“育”的起點,陳振濂思考并設立了“書法美育”的諸多評價標準,如:體現書法一般原則的平面效果標準,其中包括線條、造型、質感、比例、色彩;體現書法特殊原則的構成過程標準,包括各元素的標準和書法美的構成過程——比如書法獨有而其他美術門類所沒有的“音樂素質”,正是書法之美的一個最重要的關鍵表現渠道;而它正是借由技術上的筆順、前后次序的規定性和線條推移伸延的時間性的通暢運行過程來完成的。同時,他認為,書法“美育”應該沿循空間構成、時間體驗這兩個維度,進行最錯綜復雜、最全面也最有價值的審美引領和推廣,當然還有筆墨書寫的深切體悟。
針對廣大民眾的書法“美育”能力的培養,陳振濂認為,首先要充分講解古代經典名作、碑帖簡帛、篆隸楷草:從字形間架到線條筆法還有章法構圖,或還有材料之美和形制之美,這是作為觀眾在觀賞時獲取“美感”的核心內容;同時要結合實踐書寫用筆,了解并靈活運用、再現古典書法呈現出來的各種表情和掌握它的表達方法,以有限的實踐技能體驗,加深和提升審美和觀賞的高度與精度,使審美活動的品質達到應有的專業水準,成為書法本領域有洞察力和敏銳眼光的“內行”;還要將書法與其他視覺藝術門類對比,拓寬書法審美的世界性寬度,將獨特的書法“美感”類型置于一個全球大藝術的背景來進行審美觀照。
圍繞“書法的一切”
這種審美引領和推廣,是介于寫字技能教育和書法專業創作教育之間的一種中層接轉形態,它既不是文化基礎的底層,也不求登峰造極的高度。需要強調的是,“書法的藝術基礎不是憑空從天而降,而是必須依托古代經典名碑法帖的全部歷史內容來展開;在超越‘寫字’基礎之上,據以提出雙重的角色目標:強調在‘美育’的立場上,面對經典名碑法帖,要爭取做一個好的書法家,更要爭取做一個好的書法解說者和鑒賞家”。這種美育的達成,希望通過一定的技能體驗,培養出一大批愛書法、懂書法、會書法但不必作書法名家大師的鑒賞家、評論家兼實踐家。
同時,這樣的書法“美育”,也可以消滅“美盲”,建立起書法作為藝術學科門類的審美價值觀,告訴公眾什么書法是美的、有價值的,什么書法是庸俗的、江湖氣的,什么書法是工匠的、缺少藝術性的,什么書法是有強大的創造力、劃時代的……這樣的審美價值觀和判斷力,能夠一掃當下書法界最尷尬的“黃鐘毀棄瓦釜雷鳴”、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就藝術學科本體而言,書法“美育”又可以成為視覺藝術大家庭中的一個根本性的、又是嶄新的基礎訓練科目。陳振濂說,凡進行美術訓練者,都是從素描、速寫、畫石膏、透視學、解剖學、靜物寫生、風景畫等西洋美術基礎科目開始的,而中國過去并沒有這一套方法,倘若不用西洋也無其他方式可用;但一旦有了書法“美育”,以抽象的點線筆法和漢字造型為出發點,反倒可以創造出一種“中國特色的”、飽含傳統文化基因又能運用新思維新方法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造型基礎訓練系統。這或許是書法“美育”不限于書法藝術本身,而是有能力覆蓋整個視覺藝術世界的、富于開拓性的歷史貢獻。在這一基礎上,期待立足于傳統文化,開辟出一條華夏文化、文明的滋養通道,在目下“美育”多取世界知名油畫版畫、西方文藝復興時期雕塑、建筑、交響樂、歌劇、芭蕾舞等為范例的情況下,特別提出書法美的“漢字”與“書寫”兩大要素,作為西方不具備而中國獨有的傳統美學類型,使它在藝術學習欣賞中,成為“樹立中國文化自信”、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書法之美,事關五千年傳統文化基因和發展命脈,確是必不可少的。
“圍繞書法的一切,但不以書寫技巧比高下為唯一。”陳振濂以一句話概括書法“美育”。他更愿意相信:書法“美育”,因其在專業上的堅定本位立場和面向全社會、文化全覆蓋的巨大能量,一定會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相對于古代三千年書法歷史的最重要的文化建設成果之一。
7月22日,央視主持人白巖松就中美關系及華為公司問題連線駐美大使,視頻畫面中可以看到崔大使辦公室里懸掛了一幅中國書法字畫,內容為“詩圣”杜甫的《望岳》,極具內涵,這幅作品的書法字體是典型歐體楷書,方圓兼備、嚴謹工整、挺勁險峻。
書法家馮雪林新近創作完成的書法長卷——萬福圖,總長度達23.6米,用篆書體寫成的一萬個不同福字巨篇長卷……經北京書畫搜藏中心鑒定,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的福字長篇書法作品,具有很高的搜藏價值。浙江衛視拍攝組來到杭州余杭徑山風情小鎮專門拍攝了此次專題片。
3月20日,經中國教育電視臺《水墨丹青》《名家講堂》欄目組藝術委員會一致通過,書法名家馮雪林被特聘為CETV《水墨丹青》《名家講堂》欄目組簽約藝術家。中國教育電視臺《水墨丹青》是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承水墨藝術精髓”為宗旨,展示現代中國書畫藝術發展變化的大型電視文化欄目。
Copyright © 2025 www.gzfangzhan.com 馮雪林書法網 版權所有 網站地圖 Sitemap 晉ICP備2021006723號-1
通訊地址:中國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徑山雙溪風情小鎮羽泉路2-17號《陸仁堂書畫苑》 郵編:311116
熱門作品推薦:厚德載物書法作品、和字書法圖片、天道酬勤書法作品、鴻運當頭字畫、滿江紅書法作品欣賞、將進酒書法、定風波書法、惠風和暢書法作品、見賢思齊書法作品、室雅蘭香書法作品欣賞、福字書法作品、書法福字作品、上善若水書法作品欣賞、難得糊涂書法作品欣賞、陋室銘行書書法作品、福壽康寧書法作品欣賞、登鸛雀樓書法作品、滾滾長江東逝水全詩行書作品、龍飛鳳舞書法作品欣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書法作品、道法自然書法作品欣賞、水調歌頭書法作品、舍得書法作品欣賞、精氣神書法作品、誡子書書法作品欣賞、書法壽字作品、七律長征書法作品、厚德載物隸書書法作品、桃李滿天下行書書法作品、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書法作品、上善若水厚德載物書法作品、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書法作品、沁園春長沙行書書法作品圖片、